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復習資料
1、為什么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答:①當科學技術運用于生產時,便成為直接的、現(xiàn)實的生產力。②科學技術通過滲透到生產資料的勞動力之中,引起它們的優(yōu)化,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③在當代社會生產中,科學技術起主導作用,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茖W技術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
2、什么是經濟規(guī)律?它的客觀性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答:①經濟規(guī)律是經濟現(xiàn)象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lián)系,它體現(xiàn)著經濟過程的必然趨勢。②經濟規(guī)律的客觀性主要表現(xiàn)在:它在一定的客觀經濟基礎上產生和發(fā)生作用,并隨客觀經濟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人們既不能消滅、廢除和改造經濟規(guī)律,也不能創(chuàng)造和制定經濟規(guī)律。
3、生產力(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主要力量答:科學技術會滲透到生產資料和勞動能力之中,引起它們的優(yōu)化。①可以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勞動技能。②可以革新、創(chuàng)造新的生產工具,提高人們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③可以擴大勞動對象的范圍,并使勞動對象日益優(yōu)化。④可以改進和變革工藝過程,從而有利的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
第二章
1、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為什么說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答: ⑴在簡單商品經濟中,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社會分工這兩個條件的存在,客觀上決定著商品生產者的勞動必然具有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兩重屬性。勞動的社會性要求商品生產者所生產的商品符合社會的需求,而勞動的私人性又往往使商品不能符合社會的需求,從而導致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發(fā)生矛盾。
⑵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這是因為:第一,這一矛盾是商品內在各種矛盾的根源,這些矛盾包括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第二,這一矛盾決定著私有制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fā)展的全過程。第三,這一矛盾決定著私有制下商品生產者的命運。
2、價值規(guī)律為什么自發(fā)地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
答:商品生產者改進了生產技術,改善了生產經營管理,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他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就會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從而使商品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但仍可按照社會價值銷售商品,就可獲得較多盈利;反之,就會收入較少,不能盈利,甚至虧本。所以,商品生產者為了降低其生產商品的個別價值,以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和在競爭中取勝,便力求采用先進技術,改進生產方法,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
3、價格機制作用。
答:價格機制對社會經濟的運行和發(fā)展起著多方面的調節(jié)作用。它可以調節(jié)生產和投資的方向及規(guī)模,即調節(jié)資源的配置,并可以調節(jié)商品供求關系,調節(jié)消費需求方向和結構,調節(jié)收入分配,調節(jié)技術進步和經營管理,從而起著推動和引導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作用。
4、怎樣決定商品價值的大???
答:商品價值是人類一般勞動的凝結,因而商品的價值量就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決定的。不取決于個別勞動時間,取決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量。
5、什么是貨幣流通規(guī)律?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貨幣量取決于哪些因素?
答:貨幣流通規(guī)律就是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過程中所需貨幣數量的規(guī)律。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數量,取決于三個因素:一是參加流通的商品數量,二是商品價格水平,三是貨幣流通速度。
6、商品的價值量是由什么決定的?勞動生產率的變化對價值量有什么影響?
答:(1)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2)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量成反比。勞動生產率越高,單位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多,單位商品的價值越?。环粗?,勞動生產力越低,單位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越多,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就越大,所以,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包含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而與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第三章
1、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有什么特點?
答: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價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價值的價值源泉。
2、資本的本質是什么?區(qū)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有什么意義?
答:資本的本質。資本是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
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劃分具有重要意義。①它進一步揭示了剩余價值的源泉,剩余價值不是由全部預付資本產生的,而是由可變資本產生的。②它也為考察資本主義剝削程度-剩余價值率,提供了科學依據。
3、簡述資本積累的實質及其客觀必然性。
答:(1)資本積累的裨是資本家不斷地利用無償占有的別人勞動的成果,來繼續(xù)無償占有別人更多的勞動,以擴大資本規(guī)模和增值資本價值。
?。?)資本積累的客觀必然性在于:其一,資本家追求剩余價值的生產目的是資積累的內存動力。其二,資本主義競爭是迫使資本家不斷進行資本積累的外在壓力。
4、相對剩余價值是怎樣產生的?
答:(1)相對剩余價值是在工作是不變的條件下,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對延長剩余勞動時間生產的剩余價值。(2)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的前提是工人勞動力價值下降,勞動力價值下降的條件是工人所必須的生活資料價值下降。(3)只有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才能直接或間接使工人必要生活資料價值下降。(4)各企業(yè)為了追求超額剩余價值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結果使各部門和全社會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最終導致相對剩余價值產生。相對剩余價值生產是在各個資本家追求超額剩余價值的過程中實現(xiàn)的。
5、相對過剩人口的產生。?答:隨著資本積累的增長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必然出現(xiàn)兩種完全對立的趨勢:一方面,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日益相對地,甚至是絕對地減少;另一方面,勞動力對資本的供給卻在迅速地增加。其結果,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大批工人失業(yè),產生相對過剩人口。
第四章
1、簡述產業(yè)資本實現(xiàn)連續(xù)循環(huán)的條件。
答:(1)必須保持三種職能形式在空間上的并存性。(2)必須保持每一種職能形式在時間上的繼起性。(3)這兩個條件是相互聯(lián)系和互為條件的。
2、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劃分與可變資本和不變資本的劃分有什么區(qū)別。
答:(1)劃分的根據不同。前者劃分的根據是資本價值周轉方式的不同,后者劃分的根據則是資本不同部分在剩余價值生產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2)劃分的內容不同。不變資本包括用于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資本,而固定資本只包括用于勞動資料的資本;可變資本只包括用于勞動力的資本,而流動資本卻包括用于勞動對象和勞動力的資本。(3)劃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劃分是為了揭示生產資本的不同部分對資本周轉速度從而對剩余價值生產的不同影響;而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劃分則是為了 揭示可變資本是剩余價值的真正源泉,從而揭示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
3、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xiàn)條件。?答:基本條件就是第一部類的可變資本和剩余價值之和,必須等于第二部類的不變資本價值。用公式表示是:Ⅰ(v+m)=Ⅱc.引申①Ⅰ(c+v+m)=Ⅰc+Ⅱ c,即第一部類全部產品的價值,應該等于兩大部類的不變資本的總和。②Ⅱ(c+v+m)=Ⅰ(v+m)+Ⅱ(v+m),即第二部類的總產品的價值,應該等于兩大部類的可變資本和剩余價值的總和。
第五章
1、剩余價值率與利潤率的關系如何?
答:(1)利潤率(Pˊ)和剩余價值率(mˊ)的計算公式分別為Pˊ=m/(c+v),Mˊ=m/v.因此,二者只是同一個剩余價值的不同計算方法。(2)由于剩余價值(利潤)與預付總資本的比率。因此,二者在量上必然會有差別,利潤率總是小于剩余價值率。(3)二者所表示的經濟關系也是不同的。剩余價值率表示的是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體現(xiàn)著資本主義的剝削關系,利潤率表示的是預付總資本的增值生活方式,從而掩蓋了剩余價值的真正來源。
2、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是否違背了價值規(guī)律?為什么?
答:(1)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并不違背價值規(guī)律。(2)因為:第一,生產價格是以價值為基礎形成的,并沒有脫離價值。第二,全社會商品生產價格總額和價值總額是相同的。第三,生產價格的確定及其變動歸根到底是取決于生產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及其變動。
3、試述平均利潤的形成過程。
答:(1)平均利潤的形成是各部門之間競爭的結果。(2)各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有機構成和周轉速度不同,會有不同的利潤率。(3)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率,各部門資本家必然展開以資本轉移為特征的部門之間的競爭。(4)通過資本轉移使各部門產品的供求關系發(fā)生變化,從而使價格漲落,引起利潤率升降,使各部門利潤率趨向平均,形成平均利潤率。(5)平均利潤率是社會全部剩余價值總量和社會預付資本總量的比率,一定量的資本按平均利潤率獲得的利潤就是平均利潤。
第六章
1、什么是商業(yè)資本?它的職能作用是怎樣的?
答:(1)商業(yè)資是從產業(yè)資本的運動中分離出來的,在流通領域中獨立發(fā)揮作用的資本形式。也就是專業(yè)從事商品買賣,以獲取商業(yè)利潤為目的的資本。
?。?)商業(yè)資本的存在有利于產業(yè)資本家提高經濟效益。商業(yè)資本使產業(yè)利潤的增加,具有重要作用。
?、?商業(yè)資本的存在有利于產業(yè)資本家提高經濟效益。商業(yè)資本使產業(yè)資本家從商品銷售解放出來,能夠集中力量從事商品生產活動,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增加利潤總額。②商業(yè)資本的存在有利于節(jié)省流通資本。商業(yè)資本家能把商業(yè)活動集中起來,而且商業(yè)資本的周轉速度快于產業(yè)資本,這就使社會總資本中用于流通過程的資本減少,增加了生產過程中的資本,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為準!
-
182023-03湖北自考本科《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考前必背重點(下)湖北自考本科《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考前必背重點(下)
-
182023-03湖北自考本科《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考前必背重點(上)湖北自考本科《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考前必背重點(上)
-
022023-03湖北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核心考點(7)湖北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核心考點(7)
-
022023-03湖北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核心考點(6)湖北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核心考點(6)
-
022023-03湖北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核心考點(5)湖北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核心考點(5)
-
022023-03湖北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核心考點(4)湖北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核心考點(4)
已幫助10w萬+意向學歷提升用戶成功上岸
毛澤東思想概論
培訓優(yōu)勢:課時考點精講+刷題+沖刺,熟練應對考試題型。全程督促學習,安排好學習計劃。 毛澤東思想概論...自考培訓英語二
本課程既是一門語言實踐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素質課程,它以培養(yǎng)學習者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為目標,使他們在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夠使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流。 英語二...自考培訓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本書包括兩個部分:自學考試大綱和基本原理。主要內容有,馬克思主義是關于工人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物質世界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人類社會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發(fā)展,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社會主義社會及其進程,共產主義社會及其進程等。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自考培訓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科學性、知識性以及實踐性和修養(yǎng)性。它包羅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本質、學習成才和法律本質等內容,指導和回答大學生在人生、抱負、信念等方面遍及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自考培訓中國近代史綱要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依據中央審定的普通高等學校“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編寫大綱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結合自學考試的特點設計了十章,集中講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一直到200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160多年的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 中國近代史綱要...自考培訓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湖北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