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農業(yè)大學,1948年創(chuàng)建于哈爾濱,始稱東北農學院,是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qū)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普通高等農業(yè)學府。現(xiàn)為黑龍江省省屬重點大學和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學校學科基礎雄厚,整體實力較強,是我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高等院校之一。下設19個學院和1個教學部。學科覆蓋農學、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現(xiàn)有3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農業(yè)部重點學科,18個省級重點學科;
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6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64個本科專業(yè)。學校設有科技部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人才培訓部、農業(yè)部俄語培訓中心,生物學設有教育部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
學校多層次辦學,人才培養(yǎng)體系健全?,F(xiàn)有各類學生27 984人,其中研究生2 240人,本科生15 526人,專科生731人,留學生148人,在職人員攻讀博士、碩士學員565人,現(xiàn)代遠程教育學生6 890人,成人教育學生1884人。
學校師資隊伍結構合理,整體水平較高,擁有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任職資格審定權?,F(xiàn)有專任教師978人,其中教授191人,副教授314人,具有博士學位者205人。教師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導師123人。
學??蒲袑嵙^強,為經濟建設服務成效顯著。擁有1個國家級研究中心,8個省部級研究中心,9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承擔的各類課題先后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20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發(fā)明獎和科技進步獎26項。先后5次獲得黑龍江省省長特別獎和重大科技效益獎,連續(xù)14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授予“社會實踐先進集體”榮譽稱號,3次獲得黑龍江省“振興經濟獎”,并被評為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和黑龍江省“小康建設紅旗集體”。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國際交流日益密切。先后與美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韓國、澳大利亞、愛爾蘭等國家的52所高校及科研單位建立了聯(lián)系,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已逐步形成了以東北亞為主、博采眾長的國際交流特色,成為我國與東北亞地區(qū)和國際寒地國家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交流基地。
學校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占地面積300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1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93億元。圖書館藏書155.14萬冊(其中電子圖書65.99萬冊),是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的一級檢索站。2000年被教育部批準開展現(xiàn)代遠程教育,是全國首批31個試點高校中唯一的地方院校。主辦期刊《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英文版)》、《中國馬鈴薯》、《飼料博覽》、《中國乳品工業(yè)》、《乳品與人類》、《漁業(yè)經濟》在國內外公開發(fā)行。
學校注重黨的建設、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積極推進“三個文明”協(xié)調發(fā)展,曾多次受到國家和省級的表彰與獎勵。1996年被省委組織部、宣傳部、省高校工委和省教委命名為“先進黨組織”,1998年獲省級“文明單位”稱號;
2000年被授予全國學校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全國先進工會;
2003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跨入新世紀的東北農業(yè)大學 ,將緊緊抓住“211工程”建設的有利時機, 繼承弘揚 “ 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東農精神,秉承“勤奮、求實、奉獻、創(chuàng)新”的東農校風,滿懷信心地向著“國際知名、國內同類院校一流、具有我國北方現(xiàn)代農業(yè)特色的多科性、研究教學型和開放式大學”奮進!
上一篇:第四軍醫(yī)大學學校概況
下一篇:中國農業(yè)大學概況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學姐學長同城考生自由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