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峽大學是經教育部批準,由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和原湖北三峽學院于2000年6月29日合并成立,是湖北省“十五”、“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大學。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直屬水利電力部,1996年與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合并,組成新的武漢水利電力大學,1998年11月通過教育部立項審查,成為“211工程”建設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原湖北三峽學院是由原宜昌師范高等??茖W校、宜昌醫(yī)學高等??茖W校、宜昌職業(yè)大學于1996年合并而成。學校具有62年的辦學歷史,其中舉辦本科教育31年,碩士研究生教育13年,掛靠武漢大學等兄弟高校培養(yǎng)博士研究生11年。學校面向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招生,是湖北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自主招生學校,具有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和留學生及港澳學生招生資格,具有推薦優(yōu)秀本科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和工程碩士培養(yǎng)資格。2005年學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yōu)秀;
2008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博士學位授予權立項建設單位。目前,學校已成為水電特色與優(yōu)勢比較明顯、綜合辦學實力較強、享有一定社會聲譽的地方綜合性大學。
為促進三峽大學加快改革和發(fā)展步伐,全面適應21世紀我國水利事業(yè)和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及科學技術進步的需要,2009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簽定協(xié)議,決定部省共建三峽大學。
學科專業(yè)
學?,F有23個學院,57個本科專業(yè),涵蓋理、工、文、醫(yī)、經、管、法、教育等8大學科門類,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yè)建設點4個,省級本科品牌專業(yè)9個;
現有32個碩士點,5個工程碩士領域,35個湖北省立項建設博士、碩士點,有3個一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9個二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6個湖北省優(yōu)勢與特色學科。學?,F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18546人,碩士研究生1640人,留學生537人,高職高專學生4515人,成人教育學生16499人,本科自學考試助學班學生1770人 。
師資隊伍
學?,F有專任教師1790人,其中教授240人,副教授62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00人;
有“楚天學者計劃”設崗學科13個,已聘請“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15人;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8人,享受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13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3人,省級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6人,湖北名師1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8人,有14人入選湖北省新世紀人才工程;
有博士生導師31人,碩士生導師477人;
學校聘請了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蒙代爾及16位院士在內的273名專家擔任兼職教授。
基礎設施
學校占地面積3787畝,校舍總建筑面積132.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7億元。建有3個標準田徑運動場,1座體育館,1座綜合訓練館;
建有5個學生公寓小區(qū),5個標準化食堂,有各類教學實驗中心(實驗室)58個,大中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2萬臺(件),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2.18億元;
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260萬冊,各類電子圖書42萬冊(件);
建有160多個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和產學研合作基地。校園網連通全校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教師公寓、學生公寓,網絡設施先進、性能穩(wěn)定,現代信息技術及網絡技術應用范圍不斷拓展。2008年被授予“中國教育和科研網三峽地區(qū)節(jié)點單位”。
科學研究
學校建有長江三峽滑坡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三峽庫區(qū)地質災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三峽庫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省部共建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電站仿真實驗室、巖土工程研究中心2個原國家電力公司重點實驗室(211工程建設項目),防災減災、水電工程施工與管理、天然產物研究與利用、水電機械設備設計與維護等4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1個國家級中藥藥理三級實驗室,2個湖北省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建有三峽文化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水庫移民研究中心2個湖北省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湖北省土家族研究中心先后在我校掛牌成立。建有水電科學研究院、地質災害防治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長江三峽發(fā)展研究中心、三峽文化研究中心、武陵民族研究院、建筑設計研究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分子生物學研究所、軟件工程研究中心、再生能源研究所、智能視覺與圖像信息研究所、應急安全管理研究所、腫瘤研究所、新型能源材料實驗室等60余個校級科研機構。學校具有建筑工程設計甲級資質,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監(jiān)理、勘測甲級資質,水利工程設計、電力工程設計乙級資質,是國家電力公司授予的水電工程建設甲級監(jiān)理單位,是湖北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確認的電氣設備檢測中心、土木水電工程質量檢測中心。
學校近5年來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679項,其中國家攻關課題、“973計劃”項目、“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科技攻關等重點科研項目200余項,累計項目經費達4億多元;
有80余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其中,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4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一等獎3項,獲中國爆破工程學會特等獎1項;
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13項、三等獎22項;
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5項、三等獎9項;
獲授權發(fā)明專利100余項;
公開出版學術專著、譯著、教材250余部,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累計12000余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收錄、人大復印資料轉載的論文達1000余篇;
有600多項技術開發(fā)成果被應用于水電工程建設、災害防治、大壩監(jiān)測、邊坡綠化、工程管理、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生物化工、醫(yī)藥衛(wèi)生、旅游規(guī)劃等行業(yè)領域。近3年,學校教師共承擔各級各類教學研究課題245項,其中省部級項目56項;
在近兩屆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評選中,共獲省級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16項,其中一等獎5項。學校主辦有《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三峽論壇》、《實用醫(yī)學進修雜志》、《水電工程進展》、《災害與防治工程雜志》等學術期刊。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長江大學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學姐學長同城考生自由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