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交流群
湖北2015年高考語文練習試題十九
2015年湖北高考生正在緊張備考中,湖北高考網(wǎng)整理了2015年湖北高考語文練習試題,希望對大家的復習有幫助。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趙達,河南人也。少從漢侍中單甫受學,用思精密,謂東南有王者氣,可以避難,故脫身渡江。治九宮一算之術(shù),究其微旨,是以能應(yīng)機立成,對問若神,至計飛蝗,射隱伏,無不中效。或難達曰:“飛者固不可校,誰知其然,此殆妄耳。”達使其人取小豆數(shù)斗,播之席上,立處其數(shù),驗覆果信。嘗過知故,知故為之具食。食畢,謂曰:“倉卒乏酒,又無嘉肴,無以敘意,如何?”達因取盤中只箸,再三從橫之,乃言:“卿東壁下有美酒一斛,又有鹿肉三斤,何以辭無?”時坐有他賓,內(nèi)得主人情,主人慚曰:“以卿善射有無,欲相試耳,竟效如此。”遂出酒酣飲。又有書簡上作千萬數(shù),著空倉中封之,令達算之。達處如數(shù),云:“但有名無實。”其精微若是。
達寶惜其術(shù),自闞澤、殷禮皆名儒善士,親屈節(jié)就學,達秘而不告。太史丞公孫滕少師事達,勤苦累年,達許教之者有年數(shù)矣,臨當喻語而輒復止。滕他日赍酒具,候顏色,拜跪而請,達曰:“吾先人得此術(shù),欲圖為帝王師,至仕來三世,不過太史郎,誠不欲復傳之。且此術(shù)微妙,頭乘尾除,一算之法,父子不相語。然以子篤好不倦,今真以相授矣。”飲酒數(shù)行,達起取素書兩卷,大如手指,達曰:“當寫讀此,則自解也。吾久廢,不復省之,今欲思論一過,數(shù)日當以相與。”滕如期往,至乃陽求索書,驚言失之,云:“女婿昨來,必是渠所竊。”遂從此絕。
初孫權(quán)行師征伐,每令達有所推步,皆如其言。權(quán)問其法,達終不語,由此見薄,祿位不至。
達常笑謂諸星氣風術(shù)者曰:“當回算帷幕,不出戶牖以知天道,而反晝夜暴露以望氣祥,不亦難乎!”閑居無為,引算自校,乃嘆曰:“吾算訖盡某年月日,其終矣。”達妻數(shù)見達效,聞而哭泣。達欲弭妻意,乃更步算,言:“向者謬誤耳,尚未也。”后如期死。權(quán)聞達有書,求之不得,乃錄問其女,及發(fā)棺無所得,法術(shù)絕焉。
(節(jié)選自《三國志·吳范劉惇趙達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無不中效 效:應(yīng)驗
B.知故為之具食 具:準備
C.以卿善射有無 射:射箭
D.達欲弭妻意 弭:消除
解析:選C。射:預(yù)測。
2.下列句子分成四組,全部能表現(xiàn)趙達“神機妙算”的一項是( )
①少從漢侍中單甫受學,用思精密
②使其人取小豆數(shù)斗,播之席上,立處其數(shù),驗覆果信
③以卿善射有無,欲相試耳,竟效如此
④自闞澤、殷禮皆名儒善士,親屈節(jié)就學
⑤初孫權(quán)行師征伐,每令達有所推步,皆如其言
?、蕻敾厮汜∧?,不出戶牖以知天道
A.
①
③
⑤ B.
②
③
⑤
C.
①
⑤⑥ D.
②
③
④
解析:選B。
①介紹趙達的學習情況;
④寫趙達的名氣與影響力;⑥是趙達對星氣風術(shù)的見解。
3.下列關(guān)于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趙達認為東南方向有帝王的氣象,可以去那里躲避戰(zhàn)亂,于是渡江來到了江南。
B.趙達曾去拜訪朋友,朋友沒有盛情款待,趙達算出他家酒肉所在,主人只得取出美酒暢飲。
C.公孫滕跪求趙達傳授法術(shù),趙達答應(yīng)過幾天借給他白絹書兩卷,沒想到白絹書在約定日期的頭一天竟被人偷走了。
D.趙達死后,孫權(quán)聽說他有法術(shù)書,于是收捕拷問趙達的女兒,及至打開棺材還是一無所得。他的法術(shù)于是絕傳了。
解析:選C。趙達本心是不愿意傳授法術(shù)的,由前面“至乃陽求索書”中的“陽”,可推知“白絹書在約定日期的頭一天竟被人偷走了”是趙達的托辭。
4.將文言文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治九宮一算之術(shù),究其微旨,是以能應(yīng)機立成,對問若神。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權(quán)問其法,達終不語,由此見薄,祿位不至。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第(1)句,治:研究。究:探究。是以:因此。對問:回答問題。第(2)句,其:代詞,指代趙達。語:動詞,說。見薄:受到冷遇。祿位:俸祿與爵位。
答案:(1)(他)研究“九宮”“一算”的方法,探求其中的精微內(nèi)涵,故此能適應(yīng)時機當即推算結(jié)果,對答問題有如神助。
(2)孫權(quán)詢問他的法術(shù),趙達始終不說,因此受到冷遇,沒有得到更高的俸祿與爵位。
參考譯文:
趙達,河南郡人。他年少隨從漢朝侍中單甫學習,思慮事物精細縝密,說東南方向有帝王的氣象,可以去那里躲避戰(zhàn)亂,故此脫身北方渡江南來。(他)研究“九宮”“一算”的方法,探求其中的精微內(nèi)涵,故此能適應(yīng)時機當即推算結(jié)果,對答問題有如神助,以至于計算飛蝗之數(shù)、預(yù)測深藏的事因,無不言中應(yīng)驗。有人詰難趙達說:“飛動的東西本就不可核對,誰又知道它真有這么多,這恐怕是妄言。”趙達請這個人拿來幾斗小豆,撒在席子上,當即就說出它們的粒數(shù),核實后果然與趙達說的一致。他曾去拜訪朋友,朋友為他準備飯食。吃完飯,朋友對他說:“倉促之間沒有準備酒,又無好菜,無法暢敘情懷,怎么辦?”趙達于是取過盤中的一支筷子,反復橫豎擺弄著,然后說:“您東邊墻壁下有一斛美酒,又有三斤鹿肉,怎么說沒有呢?”當時座中還有其他客人,心中知道主人情況,主人慚愧地說:“因為您善于猜測有無,故想試試您,居然如此靈驗。”于是取出美酒暢飲。又有人在書簡上寫上了千萬的數(shù)目,放在空倉里封起來,讓趙達算算糧倉中糧食多少,趙達算出正確的數(shù)字,說:“倉里只有虛數(shù),并無實際東西。”他的預(yù)測就是如此精深微妙。
趙達像對待寶貝一樣看重吝惜自己的法術(shù),像闞澤、殷禮都是名儒賢士,親自上門恭敬求教,但趙達秘而不告。太史丞公孫滕年少時曾奉趙達為師,辛勤勞苦多年,趙達答應(yīng)教他也有好幾年了,然而臨到要告訴他時,趙達總是打消了念頭。有一天公孫滕帶著酒菜上門,觀察趙達的臉色,拜跪求趙達傳授,趙達說:“我的先人得到這種法術(shù),想要謀求做帝王之師,但做官已歷三代,職位不過太史郎,實在不想再傳下去了。況且此術(shù)十分微妙,前乘后除,‘一算’之法,就是父子也不能告知,但是因為你真誠好學,孜孜不倦,現(xiàn)在就真的把它傳授給你。”飲酒數(shù)巡,趙達起身取來兩卷白絹書,就像手指那樣粗,說:“要是抄寫閱讀這兩卷書,就會自己明白了。我久已不讀它們,已經(jīng)不懂得了,如今想思考推論一遍,幾天后會把它們給你。”公孫滕按時前往,到了后趙達假裝找書,驚叫說書丟失了,說:“昨天女婿來,一定被他偷走了。”于是他們從此就斷絕了來往。
起初孫權(quán)出兵征戰(zhàn),每次都讓趙達進行推算,結(jié)果都如他所預(yù)言的那樣。孫權(quán)詢問他的法術(shù),趙達始終不說,因此受到冷遇,沒有得到更高的俸祿與爵位。
趙達常常笑著對那些星象風水家們說:“應(yīng)當回到帳帷中去推算,不出門戶就知道天道運行規(guī)律,你們反而日夜在戶外觀看星氣天象征兆,不是太辛苦了嗎?”他閑居無事,便推算自己的命運,于是嘆息說:“我算出自己壽命至某年某月某日,那時我就死了。”趙達的妻子多次看見他的推算應(yīng)驗,聽說這些話就哭了起來。趙達想消除妻子的擔憂,又重新推算,說:“先前算錯了,還不會死。”后來他按算期死去了。孫權(quán)聽說趙達有法術(shù)書,索求沒有得到,于是收捕拷問他的女兒,及至打開棺材還是一無所得。他的法術(shù)于是就失傳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
尉遲迥,字薄居羅,代人也。其先,魏之別種,號尉遲部,因而姓焉。父俟兜,性弘裕,有鑒識,尚太祖姊昌樂大長公主,生迥及綱。俟兜病且卒,呼二子,撫其首曰:“汝等并有貴相,但恨吾不見爾,各宜勉之。”
迥少聰敏,美容儀。及長,有大志,好施愛士,稍遷大丞相帳內(nèi)都督。尚魏文帝女金明公主,拜駙馬都尉。從太祖復弘農(nóng),破沙苑,皆有功。累遷尚書左仆射,兼領(lǐng)軍將軍。迥通敏有干能,雖任兼文武,頗允時望。太祖以此深委仗焉。后拜大將軍。
侯景之渡江,梁元帝時鎮(zhèn)江陵,既以內(nèi)難方殷,請修鄰好。其弟武陵王紀,在蜀稱帝,率眾東下,將攻之。梁元帝大懼,乃移書請救,又請伐蜀。太祖曰:“蜀可圖矣。取蜀制梁,在茲一舉。”乃與群公會議,諸將多有異同。唯迥以為紀既盡銳東下,蜀必空虛,王師臨之,必有征無戰(zhàn)。太祖深以為然,謂迥曰:“伐蜀之事,一以委汝,計將安出?”迥曰:“蜀與中國隔絕百有余年,恃其山川險阻,不虞我?guī)熤痢R艘跃卒J騎,星夜襲之。平路則倍道兼行,險途則緩兵漸進,出其不意,沖其腹心。蜀人既駭官軍之臨速,必望風不守矣。”乃令迥督開府元珍、乙弗亞、俟呂陵始、叱奴興、綦連雄、宇文升等六軍,甲士一萬二千,騎萬匹,伐蜀。六月,迥至潼州,大饗將士,引之而西。紀益州刺史蕭不敢戰(zhàn),遂嬰城自守。進軍圍之。與紀子宜都王肅,及其文武官屬,詣軍門請見,迥以禮接之。其吏人等,各令復業(yè)。唯收僮隸及儲積以賞將士。號令嚴肅,軍無私焉。
迥性至孝,色養(yǎng)不怠。身雖在外,所得四時甘脆,必先薦奉,然后敢嘗。大長公主年高多病,迥往在京師,每退朝參候起居,憂悴形于容色。大長公主每為之和顏進食,以寧迥心。太祖知其至性,征迥入朝,以慰其母意。蜀人思之,立碑頌德。
(節(jié)選自《周書》,有刪改)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稍遷大丞相帳內(nèi)都督 稍:漸漸
B.尚魏文帝女金明公主 尚:尊重
C.既以內(nèi)難方殷,請修鄰好 殷:眾多
D.遂嬰城自守 嬰:圍繞
解析:選B。尚:娶公主為妻。
6.將下列各句分為四組,都能表明尉遲迥能征善戰(zhàn)有謀略的一組是( )
①從太祖復弘農(nóng),破沙苑,皆有功
②累遷尚書左仆射,兼領(lǐng)軍將軍
③迥以為紀既盡銳東下,蜀必空虛,王師臨之,必有征無戰(zhàn)
④平路則倍道兼行,險途則緩兵漸進
⑤迥至潼州,大饗將士,引之而西
?、尬ㄊ召纂`及儲積以賞將士
A.
①
④⑥ B.
①
③
④
C.
②
③
⑤ D.
②
⑤⑥
解析:選B。
②是“能征善戰(zhàn)”的結(jié)果。
⑤表明出師進程。⑥表明沒私心,又愛士。
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尉遲迥出身名門世家,被寄予厚望。他的先祖是魏的同族,母親是太祖的姐姐昌樂大長公主,他的父親臨終時囑托尉遲迥兄弟倆要有所成就。
B.尉遲迥好施愛士,講求禮節(jié)。他率軍向西攻打蜀地前,先犒勞將士;在蕭、武陵王紀的兒子及其文武官員前來請降時,他用禮節(jié)加以接待。
C.尉遲迥通達有智慧,得到了太祖的信任重用。梁元帝寫信求救攻打蜀地,太祖想借此取蜀制梁。尉遲迥贊同這一想法,被任命為伐蜀的將領(lǐng)。
D.尉遲迥有大的志向,也很有孝心。因母親年高多病,他在京師時,每次退朝就去參見問候母親起居。這種至孝之心觸動了蜀人,蜀人為他立碑頌德。
解析:選D?;煜?。蜀人為尉遲迥立碑頌德,是因為尉遲迥被太祖從蜀地調(diào)到京師。
8.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1)蜀與中國隔絕百有余年,恃其山川險阻,不虞我?guī)熤痢?/p>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雖在外,所得四時甘脆,必先薦奉,然后敢嘗。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第(1)句,關(guān)鍵詞:中國、有、虞;第(2)句,關(guān)鍵詞:雖、甘脆、薦奉。
答案:(1)蜀地與中原地區(qū)隔絕往來一百多年了,蜀依仗其山川險阻,不會料到我軍到來。
(2)尉遲迥自身雖然在外,所得四季的甘脆之物,一定先進獻母親,然后才敢品嘗。
參考譯文:
尉遲迥,字薄居羅,代地人。他的祖先是魏的同族,號尉遲部,因而姓尉遲。父親尉遲俟兜,本性寬容有氣度,有見識,娶了太祖的姐姐昌樂大長公主為妻,生下尉遲迥和尉遲綱。尉遲俟兜有病將終的時候,招呼兩個兒子,撫摸著他們的頭說:“你們都有富貴之相,只不過遺憾的是我見不到這樣,你們應(yīng)該努力才是。”
尉遲迥年少聰慧敏捷,有著美好的面容和身材。等到長大,有大志向,喜歡施舍愛惜人才,漸漸升任為大丞相帳內(nèi)都督。娶了魏文帝的女兒金明公主為妻,被授予駙馬都尉。尉遲迥跟從太祖收復弘農(nóng),占領(lǐng)沙苑,都有功勞。多次升遷做到尚書左仆射,兼任領(lǐng)軍將軍。尉遲迥通達聰慧有做事才能,即使兼任文武職位,很得當時民心。太祖因此非常倚重他。后來被授予大將軍。
侯景之渡江,梁元帝當時鎮(zhèn)守江陵,因為內(nèi)亂正盛,請求睦鄰友好。他弟弟武陵王紀,在蜀地稱帝,率領(lǐng)眾軍東下,將要攻打梁元帝。梁元帝非常害怕,于是寫信請求救兵,又請求攻打蜀地。太祖說:“蜀地可謀求了。取得蜀地制約梁,就在此一舉。”于是和群臣聚眾商議,諸將大多有不同意見。只有尉遲迥認為武陵王紀已經(jīng)率領(lǐng)所有精兵東下,蜀地必然空虛,王師攻打蜀地,一定會不戰(zhàn)而勝。太祖認為他的話很有道理,對尉遲迥說:“伐蜀的事情,若是全部交給你,你會怎么辦呢?”尉遲迥說:“蜀地與中原地區(qū)隔絕往來一百多年了,蜀依仗其山川險阻,不會料到我軍到來。應(yīng)該率領(lǐng)精銳的騎兵,在夜里襲擊他。平坦的路就一天走兩天的路程,艱險的地方就緩兵慢慢行進,出其不意,沖進蜀地的腹心。蜀人已經(jīng)驚駭于官兵到來的神速,一定會望風而逃不守城池了。”于是太祖就命令尉遲迥督領(lǐng)開府元珍、乙弗亞、俟呂陵始、叱奴興、綦連雄、宇文升等六軍,甲士一萬二千,騎萬匹,攻打蜀。六月,尉遲迥到潼州,犒賞將士,率兵向西。武陵王紀的益州刺史蕭不敢戰(zhàn),于是環(huán)城自守。尉遲迥進兵包圍了他們。蕭與武陵王紀的兒子宜都王肅,及其文武官署,到軍門請求召見,尉遲迥以禮接待了他們。那些官吏,讓他們各自恢復原來的職業(yè)。只收錄了奴仆和積蓄的財物來獎賞將士。號令嚴肅,軍中沒有謀私利的人。
尉遲迥非常孝順,承順父母臉色不懈怠。自身雖然在外,所得四季的甘脆之物,一定先進獻母親,然后才敢品嘗。大長公主年高多病, 尉遲迥以往在京師,每每退朝就去參見問候母親起居,臉上充滿憂慮之情,大長公主每次為此和顏進食,來安定尉遲迥的心。太祖了解他的至孝之心,征兆尉遲迥入朝,來慰藉母親心意。蜀人思念他,為他立碑頌德。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孫禮字德達,涿郡容城人也。太祖平幽州,召為司空軍謀掾。初喪亂時,禮與母相失,同郡馬臺求得禮母,禮推家財盡以與臺。臺后坐法當死,禮私導令逾獄自首,既而曰:“臣無逃亡之義。”徑詣刺奸主簿溫恢。恢嘉之,具白太祖,各減死一等。
后除河間郡丞,稍遷滎陽都尉。魯山中賊數(shù)百人,保固險阻,為民作害;乃徙禮為魯相。禮至官,出俸谷,發(fā)吏民,募首級,招納降附,使還為間,應(yīng)時平泰。歷山陽、平原、平昌、瑯邪太守。從大司馬曹休征吳于夾石,禮諫以為不可深入,不從而敗。遷陽平太守,入為尚書。
明帝方修宮室,而節(jié)氣不和,天下少谷。禮固爭,罷役,詔曰:“敬納讜言[注],促遣民作。”時李惠監(jiān)作,復奏留一月,有所成訖。禮徑至作所,不復重奏,稱詔罷民,帝奇其意而不責也。
帝獵于大石山,虎趨乘輿,禮便投鞭下馬,欲奮劍斫虎。明帝臨崩之時,以曹爽為大將軍,宜得良佐,于床下受遺詔,拜禮大將軍長史,加散騎常侍。禮亮直不撓,爽弗便也,以為揚州刺史,加伏波將軍,賜爵關(guān)內(nèi)侯。吳大將全琮帥數(shù)萬眾來侵寇,時州兵休使,在者無幾。禮躬勒衛(wèi)兵御之,戰(zhàn)于芍陂,自旦及暮,將士死傷過半。禮犯蹈白刃,馬被數(shù)創(chuàng),手秉 時匈奴王劉靖部眾強盛,而鮮卑數(shù)寇邊,乃以禮為并州刺史,加振武將軍,使持節(jié),護匈奴中郎將。往見太傅司馬宣王,有忿色而無言。宣王曰:“卿得并州,少邪?今當遠別,何不歡也!”禮曰:“禮雖不德,豈以官位往事為意邪?本謂明公齊蹤伊、呂,匡輔魏室,上報明帝之托,下建萬世之勛。今社稷將危,天下兇兇,此禮之所以不悅也。”因涕泣橫流。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爽誅后,入為司隸校尉,凡臨七郡五州,皆有威信。遷司空,封大利亭侯,邑一百戶。嘉平二年薨,謚曰景侯。
(節(jié)選自《三國志·魏書·孫禮傳》)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臺后坐法當死
坐:因犯……罪,觸犯
B.敬納讜言,促遣民作
作:勞作,此處指“耕田種地”
C.禮亮直不撓,爽弗便也
便:更改
D.吳大將全琮帥數(shù)萬眾來侵寇
帥:統(tǒng)帥
解析:選C。便:認為……有利。
10.以下各組句子中,最能表明孫禮“亮直”的一組是( )
①禮私導令逾獄自首
②出俸谷,發(fā)吏民,募首級,招納降附
③禮諫以為不可深入
④禮徑至作所,不復重奏,稱詔罷民
⑤禮犯蹈白刃,馬被數(shù)創(chuàng)?、薅Y雖不德,豈以官位往事為意邪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⑤
C.
③
④⑥ D.
④
⑤⑥
解析:選C。
①
②是強調(diào)其謀略,
⑤是說孫禮勇敢。
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孫禮知恩圖報。戰(zhàn)亂之中與母親走失,同郡之人馬臺幫助孫禮找到母親,當時孫禮拿出全部家產(chǎn)贈予馬臺,后來馬臺被處以死刑之時,孫禮又幫助馬臺越獄逃跑。
B.孫禮治理有方。在魯?shù)厣劫\依險危害一方時,他被調(diào)任魯?shù)叵鄧?,拿出官銀和糧食,發(fā)動官吏和百姓,懸賞山賊腦袋,再讓投降的人回去刺探情況,魯?shù)夭痪镁突謴土颂健?/p>
C.孫禮愛民忠君。當明帝修建宮室之際,恰遇節(jié)氣失調(diào),糧食歉收,于是孫禮力爭免去百姓修筑宮室的勞役回家務(wù)農(nóng),也得到明帝的同意。
D.孫禮為人耿直。他被派往并州任職,持節(jié)行使匈奴中郎將職權(quán),當面見太傅司馬宣王之時,因司馬宣王未能使國家擺脫危險之境而面帶怒色。
解析:選A。A項,“幫助馬臺越獄逃跑”錯,是勸導馬臺越獄后自首,并澄清自己并無逃亡的意思。
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從大司馬曹休征吳于夾石,禮諫以為不可深入,不從而敗。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社稷將危,天下兇兇,此禮之所以不悅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能力。第(1)句中關(guān)鍵詞語有“從”“以為”,還要注意省略句“不從而敗”的翻譯;第(2)句關(guān)鍵詞語有“危”“兇兇”“之所以”等。
答案:(1)跟從大司馬曹休在夾石征討東吳(吳國)軍隊,孫禮勸諫曹休認為不可以率軍深入,曹休沒有聽從建議,因而打了敗仗。
(2)當今國家將要處于危險之中,天下動蕩不安,這才是孫禮不高興的原因啊!
參考譯文:
孫禮,字德達,涿郡容城縣人。太祖曹操平定幽州后,征召孫禮為司空軍謀掾。當初喪亂時,孫禮與母親走失,同郡人馬臺找到了孫禮的母親,孫禮便把家財全部給了馬臺。馬臺后來犯法應(yīng)處死刑,孫禮私下引導馬臺讓他越獄去陳說罪行,而后說:“我絕無逃跑的想法。”馬臺直接來到刺奸主簿溫恢處投案陳說罪行。溫恢贊許他們的行為,將這些情況如實向曹操匯報,各給他們降罪一等,免除死刑。
后來孫禮被提拔為河間郡丞,不久又升為滎陽都尉。魯?shù)氐纳街杏袔装儋\寇,憑借險固地勢,擾民作害;于是調(diào)任孫禮為魯相。孫禮到任后,拿出官府的錢財和谷物,發(fā)動官吏和百姓,懸賞賊寇的腦袋,招納歸降的人,再讓他們回去刺探情況,魯?shù)夭痪镁突謴土颂?。歷任山陽、平原、平昌、瑯邪諸郡太守。跟從大司馬曹休在夾石征討東吳(吳國)軍隊,孫禮勸諫曹休認為不可以率軍深入,曹休沒有聽從建議,因而打了敗仗。任陽平郡太守,又入朝任尚書。
魏明帝剛開始修建宮殿時,節(jié)氣不調(diào)和,全國糧食歉收。孫禮力爭,免除百姓的勞役,明帝下詔書說:“采納正直的進言,迅速遣送百姓去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此時李惠是修建宮殿的監(jiān)工,上奏表要求將修建宮殿的百姓再留一月,等宮殿完成再說。孫禮直接來到修建工地,不再上奏表請示,口稱明帝已下詔書免去百姓的勞役,讓他們回去。明帝認為孫禮的意圖很不尋常,所以沒有責罰他。
明帝在大石山狩獵,有一只虎跑到他的車子旁,孫禮便扔掉鞭子下馬,想揮劍斬殺老虎。明帝臨死之時,任命曹爽為大將軍,認為還應(yīng)該有良將來輔佐,又讓曹爽在病床邊接受遺詔,任命孫禮為大將軍長史,加授散騎常侍。孫禮為人正直忠貞,不屈己從人,曹爽認為他來輔佐自己多有不利,就讓孫禮改任揚州刺史,加授伏波將軍,賜給關(guān)內(nèi)侯的爵位。東吳大將全琮率領(lǐng)幾萬軍隊侵犯騷擾,此時州里的兵士有的在休假,有的已派遣出去,留下來的沒多少人。孫禮親自率領(lǐng)衛(wèi)兵抵御,在芍陂與全琮交戰(zhàn),從早晨打到晚上,將士死傷過半。孫禮在兵刃中沖鋒陷陣,戰(zhàn)馬多次被刺傷,他依然手執(zhí)戰(zhàn)鼓,奮不顧身,直至敵人退兵?;实巯略t書慰勞,賞賜絹七百匹。孫禮為死于這場戰(zhàn)事的將士們舉行祭祀,集眾舉哀悼念,他抑制不住心中的悲傷,失聲痛哭,又把絹全部分給戰(zhàn)死將士的家人,沒有給自己一點。當時匈奴王劉靖軍隊兵強馬壯,勢力強大,而鮮卑族又屢屢侵擾邊境,于是任命孫禮為并州刺史,加授振武將軍,讓他持節(jié)行使護匈奴中郎將的職權(quán)。孫禮去見太傅司馬懿,臉露怨怒,一言不發(fā)。司馬懿說:“您擁有并州了,還嫌權(quán)力小么?如今將要遠別,為什么不高興啊!”孫禮說:“我雖無什么德行,難道還會把官位和往事放在心上嗎?本來我認為您能向伊尹、姜太公的行為看齊,輔助魏室,向上回報明帝的重托,在下建立萬代不滅的功勛。當今國家將要處于危險之中,天下動蕩不安,這才是孫禮不高興的原因啊!”說完痛哭流涕。司馬懿勸他:“暫且忍耐,忍住那些不可忍的事情。”曹爽被殺后,孫禮入朝任司隸校尉,凡是到過的州郡,都頗得威信。升任司空,封大利亭侯,食邑一百戶。嘉平二年孫禮去世,被追謚為景侯。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學姐學長同城考生自由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