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自考網(wǎng)旗下頻道:湖北高考網(wǎng)為考生提供湖北高考信息服務 ,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湖北教育考試院為準。

湖北自考網(wǎng)

湖北高考
高考首頁 高校信息 高考動態(tài) 高考分數(shù)線 特殊招生 高考作文 高考報考
高考專題:
湖北高考報名須知 考試時間 考試政策 考試大綱 考場查詢 成績查詢 錄取結(jié)果查詢 分數(shù)線預測 招生簡章 高考院校 報考答疑 高考百科
湖北高考網(wǎng) > 高考輔導資料 > 湖北語文輔導 > 2015年湖北高考語文作文預測:袋鼠與獒犬網(wǎng)站地圖

2015年湖北高考語文作文預測:袋鼠與獒犬

來源:湖北自考網(wǎng) 時間:2015-03-14


湖北2015年高考語文作文預測:袋鼠與獒犬


  2015年湖北高考生正在緊張備考中,湖北高考網(wǎng)整理了2015年湖北高考語文作文預測,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袋鼠是一種極富戰(zhàn)斗力的動物,德國獒也以聰明、勇敢知名,這兩種動物竟在水里相遇。

  一天,主人帶著一只身材高大看似威猛的德國獒在水塘邊散步。突然德國獒向水里的小袋鼠狂吠,并且試圖接近袋鼠。水中直立的小袋鼠顯得得勢單力薄,正機敏地盯著眼前身材碩大的勁敵,袋鼠的眼中沒有絲毫撤退的意思。自恃身材高大,又有主人仗恃,翹起尾巴在水塘邊緣來回叫陣伺機進攻??穹偷牡聡岵坏茨軅酱笠稽c皮毛,反而被袋鼠干脆擊中頭部,被并袋鼠把頭按在水里。大戰(zhàn)了五個回合,最終以獒犬慘敗收場....。.


勇猛與靈活,智慧的選擇

  獒犬,一直是犬中霸主,可以和虎狼爭鋒,而在高原,一條藏獒甚至可以同群狼交鋒而不落下風,而德國獒犬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袋鼠生活在澳大利亞的草原之中,天性活潑好斗,平日里,它們兩個一個在歐洲,極富有戰(zhàn)斗力,可是身形與德國獒犬相比差不了多少。

  雖然它們兩個一個出生在歐洲,一個出生在大洋洲,也許一生也見不到一面,可是,它們竟然相遇并且經(jīng)歷了一場激烈的戰(zhàn)斗。

  也許,你和多人一樣,都會認為袋鼠會被打敗,而且會是以摧枯拉朽式的失敗告終,甚至它自己也會喪命于獒犬之口。可是結(jié)果卻是袋鼠以碾壓式的勝利,打敗了德國獒犬,這一結(jié)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而在我看來,德國獒犬的失敗是注定的。

  兵者,詭道也。如果沒有絕對力量上的差距,一味的猛沖猛打,只會讓自身的力量消耗過快,最后落入被動挨打的局面。而德國獒犬就是如此,仗著自己身形高大,主人又在身邊陪伴,希望自己以勢壓人,暴虎馮河,而袋鼠生活在弱肉強食的大草原上,終日都要為了生存而戰(zhàn)斗,又怎會弱不禁風呢。雖然德國獒犬在氣勢上壓倒袋鼠一籌,那只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一旦自身力氣耗盡就不會再有還手之力。而袋鼠則不然,它依靠自己靈活的身體,堅毅的性格,與德國獒犬周旋,且不斷地找準時機,攻擊它的弱點,最終取而勝之。

  人者,耐力也。人生如戰(zhàn)場,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之時,應該如此。在前進道路上,不能一味地埋頭猛沖,那樣只會讓我們力氣消耗過快,結(jié)果倒在半路途中。以頑強的毅力,保持體力,尋找時機,一步一個腳印,踏實而堅定的向前走,才能走到終點。疲憊不堪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行軍二萬五千里,其間進行了無數(shù)次血腥地戰(zhàn)斗,頑強不屈,最終擺脫了國民黨幾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走到了陜北,建立了自己的根據(jù)地。贏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又打敗了蔣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國。堅毅與執(zhí)著,勝利之本也。

  生活,需擇也?,F(xiàn)實生活中,我們選擇怎樣的人生呢?是做德國獒犬,還是做袋鼠?這涉及到價值觀的問題。即便你有勇猛的氣勢和強壯的體魄,你依然只會使用蠻力,三板斧過去之后,便沒有什么能量;
如果選擇了做袋鼠,雖然你再體魄上沒有那么強壯,你在氣勢上沒有什么威猛,但你卻擁有靈活的身形和敏捷的出手,雖然敵人很是強大,當你運用智慧依然可以戰(zhàn)而勝之。

  人生之路,選擇最佳途徑,才是智慧與理性結(jié)下的碩果。

  【修改與點評】

  1.題目“勇猛與靈活,智慧的選擇”揭示材料主旨,成為自己論點,這正是審題精準之處。

  2.通過兩個動物的比較切入本文,遷移到用兵之道、做人之道、生活之道、人生之路,拓展了論點的范圍和寬度。

  3.結(jié)尾聯(lián)系現(xiàn)實,深化和升華中心:人生之路,選擇最佳途徑,才是智慧與理性結(jié)下的碩果。


狹路相逢勇者勝

  袋鼠與獒犬不期而遇,看著碩大又有主人仗勢的對手,勢單力薄的袋鼠沒有絲毫撤退的意思。最終,經(jīng)過了五個回合的大戰(zhàn),曾經(jīng)勇敢的敖犬敗在了更加勇敢的袋鼠拳下,獒犬的主人不得不下水搶救快要淹死的獒犬。獒犬如此,人何以堪?由此可見,勇敢何其重要。這真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勝。

  勇敢鑄就了豪杰們的雄姿。趙云是三國時劉備手下的一員大將。新野兵敗,劉備保護百姓撤退,趙云則負責保護劉備家小。當?shù)弥僦靼⒍飞硐輥y軍重圍之中時,趙云奮勇出擊,單槍匹馬殺得曹軍人仰馬翻,救出阿斗又銀槍橫掃,如入無人之境。他的勇敢令曹操嘆服。趙云一人一馬堵住敵軍去路,敵軍無一人敢上前。他的高超武藝及勇敢無畏的膽識與氣魄終成一段神話。實踐證明,大難當頭,往往鑄就英雄豪杰忠誠勇敢和堅毅英姿,方顯永雄本色。

  科學更需要果敢獻身精神。馬克思說:“在科學上面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那些不畏艱險,沿著崎嶇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眾所周知,炸藥何其可怕,諾貝爾卻冒著被炸死的危險,研制安全炸藥,終于研制出安全的硝酸甘油炸藥,推動力歷史向前發(fā)展,他的勇敢令世人欽服;
居里夫人勇敢面對輻射的危險,專心研究鐳,終于成就了一番事業(yè),造福了人類。事實說明了勇敢的氣魄鑄就了勇士事業(yè)的輝煌。

  戰(zhàn)勝自己的人最勇敢頑強。你有勇氣戰(zhàn)勝別人,你有勇氣戰(zhàn)勝自己嗎?阿森納球員拉姆塞18歲便被譽為天才少年,被主教練相中。然而,一次斷腿給他的職業(yè)生涯蒙上了一層陰影。傷愈后,他的狀態(tài)大不如從前,遭到無數(shù)球員的質(zhì)疑與指責。然而拉姆塞沒有放棄,面對漫天的責罵與侮辱,他選擇了勇敢面對。就這樣在球迷的罵聲中不斷奔跑,努力訓練。終于,在這個賽季,他仿佛涅槃重生,先是憑一己之力助球隊進入歐冠正賽,又在聯(lián)賽中大顯神威,八場比賽獨進七球,助阿森納榮登榜首。正如網(wǎng)友所言:“面對挑戰(zhàn),他選擇了勇敢地跑下去,終于追上了那個被寄予厚望的自己。”

  朋友,當你面對困難,面對挑戰(zhàn)的時候,不要害怕,你要堅信,狹路相逢勇者勝。哪怕是黑暗籠罩,烏云阻擋,風雨交加,只要勇敢地走下去,吟誦著蘇子瞻“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名句,你就會看到地平線那一抹清晨的曙光。

  【修改與點評】

  1.題目“狹路相逢勇者勝”化用電視劇《亮劍》的一句婦孺皆知的響亮口號,看后熟悉而又親切,緊扣材料的中心。成為文章的文眼和論點,使人明確作者解題能力和抓住中心的能力。

  2.從中心論點分支出三個論點:“勇敢鑄就了豪杰們的雄姿、科學更需要果敢獻身精神、戰(zhàn)勝自己的人最勇敢頑強。”這樣安排就呈現(xiàn)出了層次清晰,結(jié)構(gòu)謹嚴,條理分明的結(jié)構(gòu)狀態(tài)。

  3.從英雄豪杰,寫到著名的科學家,再到現(xiàn)實中的自己。最后以“朋友”身份呼喚,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使人感到親切而又富有魅力。

  4.結(jié)尾的比喻性描寫,引用蘇軾著名的詩句,既加強了文學色彩,又升華了對中心的表達。


企鵝只轉(zhuǎn)十二圈

  許多智慧都起源于生物體對自己本能的一種認知,對于一切可知性的心安與坦然,對于一切不可知性的迷茫與敬畏。而敢于直面不足,勇于正視短處的人,才能把路越走越寬廣。

  所以,正視自己是人生的一大準則。

  狂妄自大,錯誤認知,失敗之必然。眾所周知,德國獒犬是一種極具攻擊性的大型犬科動物,但它在水中與勢單力薄的袋鼠交手五個回合后竟以慘敗告終。這個讓人啼笑皆非的結(jié)局不禁引起我們的深思:究竟是德國獒犬的應戰(zhàn)能力弱于袋鼠,還是它的盲目自大導致了它的不勝反敗呢?答案顯然是后者。面對挑戰(zhàn),德國獒犬沒有沉著冷靜地看待對手,而是一味地不可一世,自命不凡,有主人在場,又多了許多狂妄自大。正是這種對自我的迷茫感使它的失敗成了一種必然。很多時候,我們會被眼前的一點點勝利或者愉悅蒙蔽了雙眼,便不愿再去考慮我們所擁有多少能力,所能承受的多少載荷,膽大必輕狂,自然給出了我們真實的詮釋。

  企鵝跳舞轉(zhuǎn)十二圈,諳熟生存之道。北極有一種企鵝,每當它們興奮時就會群聚“跳舞”。然而無論它們高興到什么程度,都是最多只轉(zhuǎn)十二圈。研究發(fā)現(xiàn),企鵝轉(zhuǎn)圈的時候會給身體帶來一定的負荷,而在轉(zhuǎn)到十二圈的時候,也是身體負荷接近到承受的極限。企鵝知道,轉(zhuǎn)到十二圈停下來,是為了以后的生活里繼續(xù)“跳舞”,他們明白竭澤而漁并非智慧,只有清楚自己的能力,明白自己的位置才是生存之道。很多時候,人們認識別人比較容易,而認識自己是最難的。因為虛榮心、私欲心、貪婪性等諸多迷霧與神馬浮云遮住了自己的雙眼,因而“浮云蔽日”、“長安不見”。

  違天倫,逆人性,膨脹私欲者悲也。反觀人生社會,開國后的六十年代,一度出現(xiàn)“林彪、四人幫”等篡黨奪權(quán)反動勢力,以林彪江青為首的,他們仗著自己“有權(quán)勢”肆意迫害知識分子、正義人士、開國元勛。一時間政局混亂,民不聊生,大有小人奪勢之姿。然而歷史的抉擇是尖銳而鋒利的,他們終究因自己的貪欲與膨脹的私欲,而把自己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四人幫終究被打倒,遺臭萬年。

  恰到好處,認識自己才能量力而行。每個成年人或許都渴望自己會有多優(yōu)秀,然而更重要的是要分清理想與現(xiàn)實,二者雖有一定的契合度,但是無謂地把理想看做現(xiàn)實,把空談看做理想,不僅僅是可笑的,更是及極其可悲的。人貴有自知之明,具有對自己的正確的認知,做起事來才能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做出適宜恰到好處的事情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中國革命走以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quán)的道路,就是中國特色之路。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像企鵝那樣,在漫漫人生路上,知道什么叫適可而止,這才叫硬道理,明白什么叫量力而行,這才叫智慧;
應當像袋鼠一樣,韜光養(yǎng)晦,避其鋒芒,找準時機,絕地反擊,有做所為,這才叫聰明。讓你我做一個聰明和智慧的人吧!

  【修改與點評】

  1.題目“企鵝只轉(zhuǎn)十二圈”具有懸念性,又緊扣材料的中心,暗示中心所在。

  2.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只轉(zhuǎn)”意在告訴我們這是智慧和聰明的行為。

  3.結(jié)構(gòu)安排獨特。“正—反—正—反”。“對照式”,觀點鮮明,對比有力。


韜光養(yǎng)晦,有所作為

  自然界中有兩種動物好戰(zhàn)斗勇:袋鼠和德國獒犬。一天,德國獒犬在水邊散步,突然看見水中有一只小袋鼠,就朝它狂吠起來,并接近它,在水中的袋鼠顯得勢單力薄,它機敏地注視著身材碩大的敵人。德國獒犬自恃身材高大,又有主人可以仗勢,正伺機而動,袋鼠張開雙臂,給獒犬一種恐懼之感,德國獒犬反倒更加狂傲不已。首先出擊,但未傷到袋鼠。而袋鼠抓住獒犬盛氣凌人的狂傲,突然發(fā)起絕地反擊,一掌擊中獒犬頭部,獒犬倒入水中,袋鼠沖上去又把它按在水里,獒犬慘敗后被主人救起。這驚心動魄的場面告訴我們:面對強敵不要主動出擊,要韜光養(yǎng)晦,等待并抓住戰(zhàn)機,才能一舉擊敗對手,這也是一種人生的智慧。

  韜光養(yǎng)晦是一種生存策略

  越王勾踐幾乎全軍覆沒,為了給自己贏得反擊的機會,乃令大夫文種行成于吳,膝行頓首:“吾亡臣勾踐使陪臣種告下執(zhí)事,勾踐請為臣,妻為妾”....。.此乃奇恥大辱,而勾踐為了贏得翻盤的機會,忍辱負重,十年生聚,臥薪嘗膽,韜光養(yǎng)晦,最終“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如果勾踐沒有忍辱負重,韜光養(yǎng)晦,能夠打敗強敵吳國嗎?

  韜光養(yǎng)晦是一種生存之道

  古有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韜光養(yǎng)晦是一種心靈上的升華。不計較,不在乎個人的得失,忍辱負重,積蓄力量,耐心等待著時機。

  韜光養(yǎng)晦不是消極的權(quán)宜之計,而是厚積薄發(fā)。因此,往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韜光養(yǎng)晦的人在于修身養(yǎng)性,以流水之聲養(yǎng)耳,以綠草之青養(yǎng)目,以研究學問養(yǎng)識,追求一種至高無上的精神境界和浩然之氣。

  韜光養(yǎng)晦是一種謙卑品格

  謙卑既非謙虛,更不是自卑,他是一種高雅的品格。古語云:“謙,德之柄也”。謙卑是一種美德,讓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使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更加和諧美好。如同廉頗藺相如也。若是藺相如不謙卑,不韜光養(yǎng)晦;
若廉頗不謙卑負荊請罪,若廉藺不和好,哪來趙國一段和平安寧的美好時期?事實證明,為了國家的利益,彼此個人放下架子,謙卑恭順,禮讓對方,將相和好,最終贏得了人民的尊重與愛戴,贏得了長治久安。

  韜光養(yǎng)晦是一種力量積蓄

  韜光養(yǎng)晦是一種生存策略,韜光養(yǎng)晦是一種生存之道,韜光養(yǎng)晦是一種謙卑品格,更是一種力量的積蓄。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八。九平叛”的師以上干部的講話中,明確指出:“穩(wěn)住陣腳,冷靜觀察。韜光養(yǎng)晦,有所作為。”這十六個字,是在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巨變,蘇聯(lián)解體,中國發(fā)生“六。四”動亂、暴亂的情況下講的,對于穩(wěn)定形勢,穩(wěn)定人心,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否則,哪來改革開放的三十年的偉大成果?!

  讓我們在遇到困境的時候,在春風得意的時候,做好自己的修為,低調(diào)做人,高調(diào)做事,韜光養(yǎng)晦,最終有所作為吧!

  【修改與點評】

  1.題目“韜光養(yǎng)晦,有所作為”準確地把握和反映了材料的中心,文題成為論點和文眼。

  2.采用四個小分論點并列式的論證結(jié)構(gòu),圍繞并突出中心,層次清晰分明,結(jié)構(gòu)嚴謹。

  3.開頭段落引用材料切入主題,引出中心論點;
結(jié)尾照應開頭,深化和升華,發(fā)出號召。


弱者的智慧 伺機而動

  有人認為孔孟之鴻儒圣人是智慧的化身,李杜之詩仙詩圣是智慧的化身,而我認為袋鼠之類弱者,能夠戰(zhàn)勝強大的獒犬,不僅是一種智慧,而是一種神奇的智慧,令人贊嘆欽佩。

  當?shù)聡崛c小袋鼠對峙大戰(zhàn)時,水中的小袋鼠憑借弱者智慧,將德國獒犬拖入水中,打得落花流水。小袋鼠看似弱小,但它以弱制強,以柔和剛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弱者也需要有一種智慧,一種戰(zhàn)勝對手的生存智慧。

  強者恃強凌弱,弱者智慧生存。大自然是一個弱肉強食的試驗場,每時每刻都在上演著恃強凌弱的大戲。弱小者往往無法擺脫強大者的捕食,因此,大自然也是一個優(yōu)勝劣汰的世界,那些沒有辦法逃脫的弱者,就會被無情地淘汰出局。只有依靠智慧,弱者才得以存活。每天都在上演著捕食與反捕食,追殺與逃走的大戲,才能維持世界的平衡,那不是為了表演,而是生存的需要。細小的竹節(jié)蟲能將自己裝成竹節(jié)以逃脫天敵的捕食;
柔弱的蝴蝶能用攝人的圖案嚇走敵人;
機靈的壁虎能棄尾而逃,保住性命....。.這便是大自然啟示我們的哲理:弱者以智慧求得生存。

  巧用智慧鑰匙,連啟生存之門。人類社會也是如此,世界上永遠存在著競爭,有競爭便有強弱。在商場、在比賽,在生活中,都有強弱高下之分,弱者要戰(zhàn)勝強者,只能靠智慧。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當年曹操“破荊州,下江陵,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何等的威風強大,不可一世?!然而一夜之間,卻被弱小的孫劉聯(lián)軍打得“倉惶北顧”,狼狽不堪。細想,那草船借箭、苦肉計、連環(huán)計、火燒赤壁等瞞天過海之計,無不警策我們:弱者只要手握智慧的金鑰匙,就可以開啟一道道生存之門,給自己生存預留更加廣闊的空間。

  鐘山風雨蒼黃,百萬雄師過江。世界仿佛是強者的狩獵場,任其縱橫馳騁,但弱者也不是天生的羔羊,任人宰割。弱者有時示弱,并非真正軟弱,只不過是在積蓄力量的一種手段。示弱是一種需要,是一種智慧,等待著機遇。力量的對比,弱者轉(zhuǎn)為強者,也只是瞬間的事。因此謙虛謹慎,手握正義,崇尚真理,贏得人氣,博得好感,巧妙地化解危機,渡過困境。中國共產(chǎn)黨之所以偉大,就在于他智慧和謀略,聯(lián)合弱小結(jié)成廣泛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形成星星之火燎原的勢態(tài),最終逆襲了八百萬美械裝備的國民黨軍隊。

  弱者不若,因為我們擁有智謀。擁有智謀,可將攔路石變成墊腳石,走上坦途;
擁有智謀,可繞過激流險灘,平安到達彼岸;
擁有智謀,可把重擔作為平衡的工具,安然跨過獨木橋;
擁有智謀,我們將不再軟弱,戰(zhàn)勝了自我,再去開拓未來。

  無論面對困難多大,多令人望而生畏,我們都要堅信,雖然我們還弱小,但我們學會運用智謀去戰(zhàn)勝它。弱小的我們用知識武裝頭腦,用信念作為脊梁,我們終將強大。

  【修改與點評】

  1.文章題目,就是文章的眼睛,特別是“論述類”的考場作文,更能體現(xiàn)這一點。 本題“弱者的智慧 伺機而動”本身就展現(xiàn)出了對材料準確把握的風采—切題。

  2.四個小分論點緊密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述,巧妙運用古今歷史事件,來證明自己的觀點,論證過程嚴密緊湊。

  3.開頭兩段由大到小切入,結(jié)合材料入題,這樣寫不突兀。結(jié)尾注意聯(lián)系自己,表現(xiàn)不服輸?shù)木窈蜌赓|(zhì)。


運用智謀,事半功倍

  袋鼠身處劣勢,沒有驚慌失措,也沒有冒險盲干,卻擊敗了身材高大,又有主人助威的獒犬。袋鼠成功的秘訣是什么呢?答曰:袋鼠成功源于智謀。可見,善于運利用智謀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成就大事者,必敢用智謀。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耳邊傳來歷史長河中怒吼著的波濤,似乎在傾說青史上,那一位位敢用智謀者的胸懷和膽量,而成就豐功偉業(yè)者的英雄往事。三國鼎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諸葛亮便是以神機妙算著稱。在司馬懿大軍臨城之時,他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果敢地施用一招“空城計”,讓多疑的司馬懿疑惑背后的玄機,便匆忙帶兵逃走。而諸葛亮卻以一把素琴,一位書童和僅有的羸弱士兵逆襲,贏得了勝利。倘若諸葛亮在關(guān)鍵時刻沒有施用這錦囊妙計的果敢,而用他的羸兵冒險盲干,暴虎馮河,與司馬懿他們廝殺,恐怕只能是以卵擊石。由此可見,勝利是為那些智謀而果敢的人準備。

  成就大事者,必善用智謀。千古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稍浄瘢慨攺姶蟮凝R國大軍壓境,魯國岌岌可危之際,曹劌奉命于危難之間,他知道不使用智謀是斷然不能取勝的。所以,他決定憑借智謀,找準機會,于是采用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最后贏得了成功。齊師敗績,魯國逢兇化吉,“長勺之戰(zhàn)”不僅挽救了魯國,也創(chuàng)造了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例。還有齊國的外交家晏子出使楚國,楚國人想盡方法讓他出丑,而晏子善用智謀的頭腦,巧言妙語和謹慎的行為,化劣勢為優(yōu)勢,為自己的國家贏得了尊嚴。因此說,曹劌和晏子,都善用智謀,為國家贏得了勝利與尊嚴。歷覽前賢,道德彰顯之人都是善用智謀,而取得成功。

  成就大事者,必巧用智謀。人生之路漫漫,生命旅程悠悠,一個個成功的人生向我們昭示了智謀的重要性。我國偉大的外交家周恩來以正直機智聞名于世。一次涉外會議中,一位外國友人偷偷地將中國的國寶九龍杯裝進包里準備帶走。而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周總理用一場精彩的魔術(shù)表演,巧妙地奪回了九龍杯,既保護了友人的面子,又讓外國人贊嘆??梢?,巧妙地運用智謀,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諸葛亮敢用計謀,守住了空城;
曹劌善用計謀,為國家贏得勝利;
晏子善用計謀,為國家贏得尊嚴;
周總理巧用智謀,智取九龍杯。由此可見,智謀是一個法寶,只有敢用、善用和巧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夫?請您正確運用智謀,成功在想你招手!

  【修改與點評】

  1.題目“運用智謀,事半功倍”是在深刻地理解材料的基礎上準確的命題。開篇引題入題,提出中心,言簡意賅。2.精心擬制小分論點,圍繞總論點層層深入展開論述:成就大事者必敢用、善用和巧用智謀。事例表述清晰,語言嚴密,論述周密謹嚴。3.結(jié)尾段總結(jié)全文,照應開頭,首尾呼應,使文章的結(jié)構(gòu)嚴謹,最后號召人們正確運用智謀。

結(jié)束
特別聲明:1.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湖北自考網(wǎng)”的,轉(zhuǎn)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湖北自考網(wǎng)(www.heywebguys.com)”,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不實或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wǎng)為準!
高考最新文章 高考最新政策
考試交流群 獲取擇校方案
考試交流群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學姐學長同城考生自由互動

成考院校 自考院校 專升本院校 資格證 其它熱門欄目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