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2015年高考生物復習必做試題十八
2015年湖北高考生正在努力備考中,湖北高考網(wǎng)整理了2015年湖北高考生物復習必做試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選擇題
1.下列關于癌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癌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能力
B.細胞癌變可以由病毒感染引發(fā)
C.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細胞中
D.癌細胞的轉(zhuǎn)移與細胞間黏著性降低有關
解析: 本題考查癌細胞的特點,正常的細胞都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它們發(fā)揮作用相互制約使細胞保持正常,當其中一系列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突變時,細胞將會發(fā)生癌變。
答案: C
2.在不斷增長的癌組織中,癌細胞( )
A.通過減數(shù)分裂不斷增殖 B.都有染色單體
C.都在合成蛋白質(zhì) D.DNA含量都相等
答案: C
3.下列哪項是生物細胞發(fā)生癌變的內(nèi)在因素( )
A.輻射致癌 B.化學致癌
C.病毒致癌 D.有關基因突變
解析: 誘發(fā)細胞癌變的外因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內(nèi)因則是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突變。題中A、B、C三項都是細胞癌變的外因,只有D項才是細胞癌變的內(nèi)因。
答案: D
4.2012年3月某省在一次毛巾產(chǎn)品抽查中,在一些容易褪色的毛巾中檢出強致癌性物質(zhì)聯(lián)苯胺超標。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聯(lián)苯胺在人類的肝細胞中顯現(xiàn)出可致癌的特征
B.細胞的畸形分化,與癌細胞的產(chǎn)生有直接關系
C.人和動物的染色體上普遍存在著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聯(lián)苯胺”有可能導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變,從而使正常細胞發(fā)生癌變轉(zhuǎn)化為癌細胞
D.目前醫(yī)學上常用化學藥物強烈地抑制癌細胞的DNA復制來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化學藥物作用的時期是細胞有絲分裂的后期
解析: DNA復制發(fā)生于間期,藥物作用時間為間期。
答案: D
5.下列細胞中,可能已發(fā)生癌變的是( )
A.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的細胞 B.細胞核增大的細胞
C.自由水含量減少的細胞 D.被細菌侵染的細胞
解析: 癌細胞的主要特征是無限增殖、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
答案: A
6.下列有關細胞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癌變后細胞膜表面糖蛋白減少
B.癌癥病人染色體上無抑癌基因
C.經(jīng)常食用煙熏制品易導致細胞的癌變
D.癌癥的發(fā)生與個人的身心狀況有關
解析: 正常人和癌癥病人染色體上既有原癌基因,也有抑癌基因。
答案: B
7.美國研究人員近期公布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化療的同時讓實驗鼠服用糖尿病治療藥物二甲雙胍,可抑制實驗鼠體內(nèi)乳腺癌細胞的擴散。下列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
A.正常鼠長期接觸患癌鼠,其細胞癌變幾率增加
B.癌癥是致癌因子引發(fā)的,患病幾率與實驗鼠年齡無關
C.二甲雙胍不可能使細胞表面的糖蛋白減少
D.一只切除胸腺的鼠與一只正常鼠患癌癥的幾率相同
解析: 癌癥不會傳染,A錯誤;癌變與年齡有關,B錯誤;癌變的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所以癌細胞易分散和轉(zhuǎn)移,而二甲雙胍能抑制癌細胞擴散,可見,它不可能使細胞表面的糖蛋白減少,C正確;胸腺與細胞免疫有關,切除了胸腺則會使鼠的免疫力下降,使之易患癌癥,D錯誤。
答案: C
8.2012年5月31日是第24個世界無煙日,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范圍內(nèi)已有大量流行病學研究證實,吸煙是導致肺癌的首要因素。下列有關肺癌和癌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導致癌細胞易發(fā)生轉(zhuǎn)移
B.癌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未發(fā)生變化
C.在治療肺癌方面,可以采用手術切除、化療和放療等
D.環(huán)境中致癌因子會使正常基因突變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導致正常細胞的生長和分離失控變成癌細胞
解析: 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導致癌細胞易發(fā)生轉(zhuǎn)移,A錯誤;癌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變化,B錯誤;環(huán)境中致癌因子會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突變,導致正常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失控變成癌細胞,D錯誤。
答案: C
9.“化療”是控制癌細胞生長的方法之一,藥物可以殺死癌細胞。下圖給出的是一個典型的化療過程,每3周給藥1次(圖中箭頭所示),圖中記錄了化療過程中正常細胞和癌細胞的數(shù)量變化。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
A.癌細胞最可能發(fā)生于高頻率分裂的組織,如器官的上皮組織
B.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相比不受密度制約因素的限制而不斷分裂和生長,無正常細胞的接觸抑制現(xiàn)象
C.據(jù)圖可知,最初給藥后兩類細胞數(shù)量都明顯減少,然后又回升,而每次給藥后癌細胞回升量少于正常細胞
D.據(jù)圖可知為了使癌細胞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可以在化療過程中加大給藥劑量或縮短給藥周期,而且不會引起較強的副作用
解析: 癌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特點,A、B正確。 由圖可知,每次給藥后兩類細胞數(shù)目都明顯減少,說明藥物對正常細胞也有殺傷作用,但正常細胞經(jīng)過一定時間后,回升數(shù)量多于癌細胞,有利于機體組織的修復,C正確。若大劑量給藥或縮短給藥周期,對正常細胞殺傷量過大,或者不能有足夠時間恢復,就會造成機體組織器官損傷,引起強大的副作用,D錯誤。
答案: D
10.1993年黃曲霉素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癌癥研究機構劃定為類致癌物。黃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對人及動物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黃曲霉毒素屬于化學致癌因子
B.黃曲霉毒素使肝細胞產(chǎn)生原癌基因是癌變的根本原因
C.癌細胞容易分散轉(zhuǎn)移與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有關
D.癌癥的發(fā)生與生活方式有關
解析: 引起細胞癌變的因子有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和生物致癌因子,黃曲霉毒素屬于化學致癌因子,A正確;原癌基因是任何細胞的染色體上都含有的,黃曲霉毒素可以使肝細胞中的原癌基因發(fā)生突變,B錯誤;癌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能夠在組織中轉(zhuǎn)移,C正確;癌癥的發(fā)生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D正確。
答案: B
二、非選擇題
11.癌細胞通常是由正常細胞的基因發(fā)生改變后形成的。癌細胞的特性包括細胞的無休止和無序的分裂,并有侵襲性(向周圍組織浸潤)和轉(zhuǎn)移性。如下圖所示: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出現(xiàn)了多種治療癌癥的方法,主要包括手術治療、放療、化療、激素治療;基因治療和免疫治療等。請回答下列一組有關癌癥及其治療的問題:
(1)上述因素使正常細胞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發(fā)生基因突變,從而導致癌變的發(fā)生。
(2)化療時采用的烷化劑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夠與DNA分子發(fā)生反應,從而阻止參與DNA分子復制的酶與DNA的相互作用。此類藥品作用于癌細胞周期的________期?;熯€可以采用其他藥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結構與尿嘧啶非常相似,可以干擾DNA復制以及____________合成。
(3)放療是利用放射線如放射性同位素產(chǎn)生的α、β、γ射線和各類X射線治療或加速器產(chǎn)生的X射線、電子束、中子束、質(zhì)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照射患處殺死癌細胞的一種方法。放療與化療相比,對患者全身正常細胞影響較小的是________。
答案: (1)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2)間 RNA和蛋白質(zhì) (3)放療
12.近幾年,食品安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我國某地查處了一起“毒大米”事件,一批被黃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質(zhì)污染的大米流入市場。黃曲霉毒素能使人類的P53特殊基因發(fā)生突變,而使肝臟癌變。黃曲霉毒素的結構簡式如圖:
(1)從毒素產(chǎn)生的來源上看,它是一種( )
A.細菌霉毒 B.放線菌毒素
C.真菌毒素 D.微生物毒素
(2)從致癌因子屬性上看,它屬于( )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學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B與C
(3)P53特殊基因是指人和動物細胞的染色體上普遍存在的__________。
(4)癌細胞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B (3)原癌基因 (4)無限增殖;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很大變化;易分散和轉(zhuǎn)移
13.某醫(yī)院病理室為確診一患者的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切取了一小塊腫瘤組織進行培養(yǎng)。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開始培養(yǎng)時取一滴培養(yǎng)液觀察有100個腫瘤細胞,經(jīng)24小時后取一滴稀釋100倍后再取一滴(設三次的“一滴”是等量的)觀察,發(fā)現(xiàn)有64個腫瘤細胞,則此腫瘤細胞的細胞周期約為________小時。
(2)化療是抑制癌細胞增殖的一種方法,其原理是用藥物抑制癌細胞的________,使細胞分裂停止在分裂間期。
(3)某科研單位研制出一種新型藥物X,請設計實驗:探究新型藥物X對抑制癌細胞的增殖是否有療效,并預測可能的實驗結果,得出相應的結論。
實驗材料:錐形瓶兩個、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液、新型藥物X等。
實驗步驟:
取兩個消毒后的潔凈錐形瓶,標號A、B;
a.分別在兩個錐形瓶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A中加________,B中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制成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的實驗結果與相應的結論: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100×2n=64×100得出n=6,則該細胞的細胞周期為24&pide;6=4。(2)細胞分裂間期主要發(fā)生DNA復制和有關蛋白質(zhì)的合成,化療是用藥物抑制癌細胞的DNA復制使其停在分裂間期。(3)設計實驗應遵循以下原則:對照原則、單一變量原則、可重復性原則,因此在設計實驗時應該在兩個錐形瓶中加入等量的培養(yǎng)液,一個加藥物X,一個加生理鹽水作為對照,在兩個錐形瓶中放入等量的癌細胞,在相同的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計算癌細胞數(shù)目。在設計實驗時要把握對照原則,并控制單一變量。
答案: (1)4 (2)DNA復制
(3)
②a.等量培養(yǎng)液.藥物X 等量生理鹽水 c.在兩個錐形瓶中放等量的癌細胞,在相同的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
d.并計算癌細胞的數(shù)目
③a.如果A和B中的癌細胞數(shù)目相差不大,說明藥物X對癌癥沒有療效
b.如果A中的癌細胞數(shù)目比B中多,說明藥物X對癌癥沒有療效,可能有促進癌細胞增殖的作用
c.如果A中的癌細胞數(shù)目比B中少,說明藥物X對癌癥有一定的療效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學姐學長同城考生自由互動